两江小学开展语文组学期主题教研活动
三月的风,揉揉拂面,和煦爽心。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探究适宜于校情的高效课堂,两江小学语文组全体成员在新学期踏上了探索之路。一二年级语文组分别以“识字教学”和“看图写话”为切入点,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巧妙激趣 快乐识字
1.聚焦识字探索方法
一年级语文组围绕“巧妙激趣,快乐识字”这一主题,抓住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以读字、读词、读句、读文的教学顺序,一步一步带领学生深入教学,并最大化赋予课堂童真童趣,让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突破字形难点,并在课外书阅读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巩固字形。
2.汇报展示精彩纷呈
在王秋双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一课中,课堂内容丰富,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趣味识字”、“指导写字,展示评价”几个板块层层推进。她在课堂中循循善诱,与孩子们共享识字的快乐,课堂上孩子兴致盎然,童言妙言迭出,让听课老师充分感受到了一年级孩子的童真童趣。
张红梅老师执教的“夜色”一课,环节设计巧妙,根据每个汉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看图识字、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等不同的识字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快地认识了汉字,掌握了方法,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该课堂节奏紧凑,气氛生动活泼,识字写字的指导全面到位。
3.评议提升各抒己见
精彩的识字研究课后,老师们对“识字教学”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闪光。全体成员对下一周期的教学实践达成共识,识字教学应突出以生为本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让学习形象化、生活化、科学化,这样既能让“识字课堂”妙趣横生,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逐步达到“授人以渔”的效益。
聚焦看图写话 助力快乐表达
1.发现问题寻找路径
二年级语文组结合学生的写话表达现状,开启了“看图写话,快乐表达”学期主题教研。
怎样让学生有话可写,乐于写话,老师们思考着、讨论着、实践着……他们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情去探索,通过研磨去寻找不足。多次研磨后,教学目标渐渐明确,教学过程渐渐流畅,教学方法渐渐清晰。
2.优化设计凸显亮点
向国丹老师执教“一个好朋友”一课,从课文中来,再回到写话中去。通过抓典型特征猜人物,引入新课,也为后面如何写好人物做铺垫。学习单的设计以活动做支撑,为学生们搭支架,明方向。同时,思维导图的巧妙利用让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抓住了好朋友的典型特征。
周小敏老师执教“看图编故事”一课,课堂从猜童话人物切入主题,整体感知四幅图片,学生在“一看,找出主人公”、“二看,发现关键物品”、“三看,弄清事情经过”、“四看,串联故事”的问题情境中有序思考,高效率地达成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四个问题搭建支架,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的想象空间。
王华老师围绕课题“看图编故事”进行同课异构。课堂上,他开门见山言明主角,引导学生从“全景式”整体感知到“聚焦式”关注主角,再到“特写式”细观察、加想象,让画面真正动起来。学生自主选择最有趣的场景,口中的故事也逐渐清楚、更加生动。王老师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予学生更充足的时间准备、交流、精彩展示。
3.复盘清思确定方法
在课堂指导中,三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序,清楚表达、完成写话。课后教研组成员针对三堂课进行课例分析。大家都意识到,此次写话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螺旋上升的支架,让学生在写话时能学会“看—想—说—写”,即有顺序地看、有依据地想、有条理地说、有想象地写,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习,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增加了写话课堂的学习效益。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每一次观摩,都是一次收获;每一次语文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是老师们不可或缺的成长沃土。一二年级语文教研组也在浓浓的教研氛围中向着学习型队伍不断前进,相信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会得到飞速提升,让语文课堂激起朵朵美丽的浪花!
(来源:两江小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