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2-4 15:4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彭水县文联、彭水县民政局举办的地名书法活动,继书写“彭水”“乌江”后,本周12位书法家为大家带来了韵味各异的他们心中的“郁江”。
郁井煮红盐。
郁江因流经郁山而得名,郁山因产盐而名闻天下。说道郁江、郁山故事,第一个就是盐的历史。那么“郁”字和盐有关吗?从“郁”字又能解读出什么历史呢?
彭水县郁山镇飞盐井
“郁”与盐的关系
“郁”是古越人对盐的称呼。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学者潘光旦曾到郁山考察,指出过去郁山有越族人居住,并考证了越族地名。《越绝书》记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越绝书》是中国地方志的鼻祖,成书年代久远。
乌江旧称黔江,郁江汇入黔江。有趣的是,今天广西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叫郁江,流入的珠江干流也称黔江。这一成为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由此看来,“郁山”就是有盐泉的山,郁江就是运盐的江。
郁山镇古代煮盐遗迹
“郁”与郁山历史的关系
有客炼丹,试访飞鸿雪迹;无人题注常怀司马风流。
郁山古镇历史悠久,悠悠岁月掩盖了郁山不为人知晓的辉煌历史。秦代涪陵县于此设立,涪陵人迁徙到里耶建立了里耶城。秦县,是中国最早的县。“郁”字历数千年而传承使用至今,是彭水悠久历史的见证。
郁山的兴旺发达或衰退,与盐都有不解的关系。两次“川盐济楚”,郁山辉煌,郁江繁忙。日看千人拱手,夜看万盏明灯。特别是抗战军兴,川湘公路修通,南来北往的客人和移民,为郁山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奠定今天郁山地域文化的基础。
郁山镇舟行至彭水 曾国才
黔水荒山里,扁舟两日淹。 蛮江生黝石,郁井煮红盐。 泉毒民多瘿,人贫市卖磏。 如何崖壁下,九月气犹炎。
十二位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