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彭水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7211|回复: 0

    《乡村爱情》“谢大脚”,因车祸去世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回帖

    25

    积分

    来宾用户

    积分
    25
    发表于 2021-8-10 09: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谢大脚”扮演者于月仙女士于8月9日在内蒙古阿拉善发生车祸不幸去世。





    据封面新闻消息,2021年8月9日上午,于月仙一行在内蒙古拍片,外出时由于车速过快,发生意外,于因伤势太重宣告不治。



    刚刚,小沈阳也发文

    悼念小姨一路走好







    8月9日,著名演员、《乡村爱情》“谢大脚”的扮演者于月仙在内蒙古阿拉善拍片时不幸发生车祸去世,享年50岁。


    于月仙1971年4月24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2班,是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于月仙曾形容自己是“生长在赤峰、工作在天津、生活在北京”。她虽然天资不俗,但刚从学校毕业时,她也过了好些年的苦日子。


    直到1998年,电视剧《豁口》播出,于月仙扮演陈宝国的妻子,精彩的表现让她第一次赢得了观众的注意。


    此后,她又在电视剧《西游记后传》中扮演了千娇百媚的陈五真。

    但真正让于月仙一炮成名的,还是《乡村爱情》系列。


    2006年,她参与了第一部《乡村爱情》并扮演“谢大脚”一角。对当时只有35岁的于月仙而言,要演好这个50岁的乡村妇女形象并不容易。为此,于月仙狠下苦功:先是反复研读剧本,对着镜子练习台词,随后她又走到东北乡间,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当时,为了把皮肤晒成小麦色,她愣是把自己晒出了皮炎。 很快,这个善良、热心而又泼辣的“谢大脚”,赢得了剧组上下的认可。


    而在《乡村爱情》系列十多年的创作中,于月仙与“谢大脚”一起成长,她塑造的身穿花衬衫、佩戴红手套的经典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有一回,于月仙在象牙山村附近拍戏,她突发奇想决定回到村里看看,没想到村民们纷纷赶来,一口一个“谢大脚”,不分你我。


    7月20日,在《乡村爱情15》杀青之际,于月仙还留下了一段动情的感言:“历经15年一路走来,感谢观众朋友们的陪伴与厚爱,无需多言心中有爱千言万语谢谢支持《乡村爱情》系列的亲们,谢谢您的支持,大人们的陪伴一起慢慢变老,孩子们的陪伴一起茁壮成长!在这个美好时代一起走进剧中我们的乡村生活,细细体味农家的欢乐。”


    除了“谢大脚”之外,于月仙还塑造过很多不同的农村妇女形象。她曾说,希望把更多农村题材的作品奉献给观众。在今年播出的《理想照耀中国》中的《我们的乌兰牧骑》单元,她扮演的萨仁也大受好评。在不久前的研讨会上,她还回忆了剧组在严酷的环境下积极创作的精神,“演员在寒冷的大草原环境下,真看、真听、真感受,所以主创团队可以拍出真情、真理、真想法的影视作品。”


    在于月仙的表演路上,有两个绕不开的人物。一是发掘她出演了《乡村爱情》的赵本山,二就是她的丈夫、导演张学松。两人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当时一个是男班长,一个是女班长。刚毕业时,两人的经济情况不好,也正是因为这些患难经历让他们的婚姻无比牢固。


    在丈夫的鼓励下,2016年,两人合作执导了儿童电影《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在谈到创作的心路时,于月仙曾表示,她和丈夫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他们在一次次的公益活动中感受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成长是更需要被关注的,于是自筹资金,自创剧本,讲述一个“草原妈妈”陪伴自己的孩子克服重重苦难,帮助他们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陪他们在阳光下一同成长的故事。


    除了表演,于月仙也是个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人。在《乡村爱情》拍摄期间,她还曾给同组的演员手绘T恤,并用绘画的形式将拍摄的生活记录下来。最近两年,于月仙经常参与直播等新媒体活动,向粉丝介绍乡村文化。她曾说,“我能做的不多,但是只要大家需要我,一招呼我就来。”就在车祸发生前几天,她还在微博发布了自己在草原上采蘑菇的视频,推销当地农产品,让网友感动不已。



    (来源:新闻晨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

    023-78455338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警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24302000109号
    渝B2-20200332 | 渝网文(2020)0824-106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500038211002 号

    QQ法律声明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彭水同城网 渝ICP备14009810号-2 Discuz! X3.4 Licensed Powered by © 2001-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