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彭水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3529|回复: 0

    “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假的!假的!假的!

    [复制链接]

    1111

    主题

    107

    回帖

    41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13
    发表于 2022-3-2 09: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随着征信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与征信有关的虚假宣传和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旗号,教唆信息主体委托其办理征信投诉、举报等事项,以此牟取不正当利益,扰乱正常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向广大市民郑重提示:“征信修复”不可信。


    “部分金融消费者到银行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发现信用报告上有多次逾期记录,影响银行业务审批,就‘病急乱投医’,找到非法中介试图修改逾期记录。殊不知,非法中介会编造理由、伪造材料甚至拿钱跑路,不仅损害金融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导致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风险。”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征信修复”主要有三种套路:


    一是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这类骗局利用公众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及对“征信修复”概念的误解,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代理、咨询”等名义发布广告、办理业务,教唆信息主体用“非恶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或伪造证据材料进行投诉,借机收取高额代理费用,通常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


    二是征信培训、加盟诈骗。这类骗局以征信市场需求量大、有前景为由,谎称教授“征信修复”技巧开办培训班,通过招收学员、加盟代理等形式,广泛发展下线,实则为骗取加盟代理费。所谓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人通过伪造证据欺骗金融机构,试图达到删除逾期记录的目的。


    三是骗取个人敏感信息。这类骗局在办理“征信修复”过程中,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泄露、买卖个人信息从中渔利,甚至利用这些信息冒名网贷,骗取高额贷款利息,危害信息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强调:“其实,征信领域不存在‘修复’‘洗白’等说法,凡是声称合法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任何人都无权随意删除、修改征信记录。即便有了逾期记录,也不要过于恐慌,因为一方面,个人信用报告上的逾期记录自欠款和欠息还清后保留5年,不会伴随终生;另一方面,银行在做贷款审批时会进行综合研判,不会将信用报告作为唯一参考依据。此外,也可通过发表个人声明的方式,阐述对逾期的解释和说明,个人信用报告会如实记载。”


    “出现逾期后,要及时足额还款,终止不良行为,日常要注意量入为出、合理借贷、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如果市民认为信用报告上的个人信息存在错误、遗漏,可以向金融机构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办理异议不收费。如果市民认为自己的征信合法权益被侵害,也可以到本地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投诉,投诉也是免费的。”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表示。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彭水同城政务发布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

    023-78455338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警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24302000109号
    渝B2-20200332 | 渝网文(2020)0824-106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500038211002 号

    QQ法律声明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彭水同城网 渝ICP备14009810号-2 Discuz! X3.4 Licensed Powered by © 2001-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