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彭水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4300|回复: 0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发布 到2035年建成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来宾用户

    积分
    5
    发表于 2022-5-27 09: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将以重庆主城和成都双核为驱动,以成渝古道、长江上游、成绵乐三条旅游带为串联,以“五横五纵”多条旅游支线为骨架,串接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动七个特色旅游区合作联动发展,共同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
      5月26日,来自市文化旅游委消息,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按照《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将建成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规划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


      “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解读时称,《规划》涵盖规划背景、空间布局、构建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推进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建设等内容,可谓“干货满满”。
      根据《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以重庆主城和成都为核心,以连接两地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系沿线市区(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
      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重庆市和四川省全域范围。
      “在这一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引领区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育我国文化和旅游新发展空间、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举措。
      这将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模式,为全国提供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整体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列入重大工程项目。


      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空间格局


      “按照《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将以重庆主城和成都双核为驱动,以成渝古道、长江上游、成绵乐三条旅游带为串联,以‘五横五纵’多条旅游支线为骨架,串接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动七个特色旅游区合作联动发展,共同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称。
      双核为重庆都市核、成都都市核。重庆都市核以重庆主城为核心,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构建“两江四岸”文化旅游休闲核心区、中心城区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圈、主城新区旅游休闲和乡村旅游发展区,强化都市旅游集散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
      成都都市核,以成都为核心,突出成都旅游都市型、国际化和综合性的特点,加快休闲消费提质扩容和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国际一流、全国领先的文商体旅融合发展优质产品,建设世界文创、旅游、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
      “三带”为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
      “七区”为大峨眉—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古蜀文化与嘉陵山水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区、石窟石刻艺术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区、大巴山生态休闲与高峡平湖旅游协同发展区、武陵山—乌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大华蓥—明月山红色旅游与绿色康养协同发展区、民俗文化与江河风光旅游协同发展区。
      “目标是,到203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的国际品牌影响力,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规划》以构建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推进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建设、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目的地、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等章节,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构建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巴蜀文化内涵,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研究成果;弘扬巴蜀文化时代价值,把巴蜀文化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因子融入文艺创作、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彰显时代价值。同时,推进巴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巴蜀文化创新发展。在推进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实施城市旅游提升工程,涵盖建设国际都市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休闲街区建设;实施旅游精品建设工程,包括加强高品质旅游景区建设、加强高品质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如支持重庆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巫山巫峡·神女景区和成都安仁古镇景区、阿坝四姑娘山景区、邛崃平乐—天台山景区等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高品质旅游景区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等。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实施红色旅游发展工程,包括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四川段)等,如支持南充朱德故里、广安小平故里、重庆红岩文化公园、雅安宝兴夹金山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丰富文化体验内容,全面提升展陈、解说、研学、教育、培训等功能;加快推进重庆綦江、酉阳和四川泸州、雅安、广元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建设区建设等。
      同时,还要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实施特色旅游建设工程等。如,支持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南川区大观镇、涪陵区大木乡、巫山县竹贤乡、酉阳县车田乡、彭水县善感乡和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龙池镇、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广安市华蓥市禄市镇、德阳市绵竹市孝德镇、乐山市峨边县黑竹沟镇等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提升发展质量,带动周边村镇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和其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加快编制贯彻落实《规划》的重庆实施方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全力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重庆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

    023-78455338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警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24302000109号
    渝B2-20200332 | 渝网文(2020)0824-106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500038211002 号

    QQ法律声明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彭水同城网 渝ICP备14009810号-2 Discuz! X3.4 Licensed Powered by © 2001-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