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彭水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5831|回复: 0

    彭水:治理石漠化,荒山披“绿装”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来宾用户

    积分
    5
    发表于 2022-5-29 08: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5月7日,在润溪乡樱桃井村,治理后的石漠化区域林木葱郁,青翠的群山、便捷的交通与美丽的村庄,共同构成了初夏时节美丽的乡村画卷。
    我县是全国100个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之一,多年来,我县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的石漠化防治理念,通过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以林业建设、产业带动等模式全力推动生态建设,全县共治理石漠化区域20多万亩。
    彭水大地上原有的石漠化区域变得林木葱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发展势头正劲,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

    图源 | 彭水融媒 赵勇 摄影
    从生态效益方面来看,我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通过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及小型水利水保配套等项目建设,将逐步改善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并向良性循环发展,生态效益日趋明显。据统计,2008—2020年新增森林面积11.6万亩,恢复森林面积12.45万亩,按每年每平方公里森林蓄水3万立方米计算,年蓄水可达4815万立方米,这对恢复工程区内的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环境和水质具有净化作用,有效减轻了洪涝、泥石流、干旱、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对项目区的危害,有利于保护当地农田、交通、村庄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经济效益方面来看,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成投产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石漠化治理模式上,彭水采取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的长效机制,对海拔1000米以上宜林荒地、撂荒地营造以柏木、柳杉、马尾松为主的防护林;对海拔500-1000米以内或坡度在25-35度以内坡耕地区营造以香椿、桤木、马尾松、柏木为主的用材林;对海拔500米以内或坡度25度以下的坝脚、土质条件较好的营造以枇杷、桃子、李子为主的特色经果林。数据显示,通过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让香椿、桤木等用材林,每亩可实现产值3200元,项目区人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枇杷、桃子、李子等水果经果林,每年每亩平均可实现产值4000元;麻竹、方竹、楠竹等经济林投产后,每年每亩可实现产值3000元;核桃、山桐等木本油料林,每年每亩可实现产值5000元,项目区人均每年可增收1600元以上。
    图源 | 彭水融媒 赵勇 摄影





    从社会效益方面来看,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促进了农民增收,工程建设期间解决项目区500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地务工,务工人员人均可增收1200元以上。二是通过工程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林业产业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保护了耕地。三是工程建设推动了彭水旅游产业的发展,让全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比如,通过摩围山风景区位于河麻沟流域,阿依山、鞍子镇等地通过对自然风景区的石漠化治理,为本已风光宜人的自然风景区锦上添花,达到了进一步增加彭水旅游资源的目的。







    (来源:彭水文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

    023-78455338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警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24302000109号
    渝B2-20200332 | 渝网文(2020)0824-106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500038211002 号

    QQ法律声明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彭水同城网 渝ICP备14009810号-2 Discuz! X3.4 Licensed Powered by © 2001-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