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彭水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4749|回复: 0

    诸佛乡复兴村:撂荒地里走出幸福“稻”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6 1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青山环绕中,涓涓溪流串起一块块水田。

    在诸佛乡复兴村4组,小地名柴家沟的地方,灌满水的农田犹如一面面镜子铺在山间,层层叠叠从谷口延展到山脚,蔚为壮观。

    耙田、提田埂、运秧苗、插秧……村民在田间忙碌的身影,让乡村美景显得更加灵动。很难想象,去年还是长满杂草、无人耕种的撂荒地,如今已经变成了种植优质水稻的良田。

    “田整好了,就是安逸,村子又有了活力。”村民张贵概家就住在田边。他说,这里从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水稻种植一直是他们祖祖辈辈引以为傲的产业。

    记者了解到,柴家沟三面环山,水资源丰富,200多亩成片的农田都是“活水田”;海拔600多米,温度非常适合水稻生长;森林覆盖率高,土壤结构好,生产出的大米以口感好闻名乡里。

    前几年,由于传统耕作耗时费力,种田成本高,造成老百姓不愿意种粮食,加上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多是中老年人,撂荒地日益严重。

    张贵概介绍,“附近大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良田一年年被撂荒,门槛前的田都荒了,大块大块的,非常可惜。”

    良田没有种粮食,这也引起了驻村工作队的注意。

    李岸松是复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在进村入户走访过程中,看到成片的良田变成了撂荒地,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认真分析缘由,想方设法破解困局。

    去年,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通过走访调研、认真研判,决定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基地”的模式,引进鞍子镇苗妹香香合作社入驻复兴村,并成立复兴村分社,搭乘苗妹香香合作社成熟的运行模式,依托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把撂荒地盘活,促进粮食生产、产业发展。

    “村民自己种,劳动力不足。第一年开荒种田,恼火得很。”李岸松说,把合作社引进来发展集体经济,才能真正盘活土地资源,带动老百姓种植积极性。

    定了目标,说干就干。年初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认真开展摸底排查,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月份就跟村民签好了流转土地的合同,共流转了156亩农田。”复兴村村支部副书记冯洪强算了一笔账:流转的土地种植优质水稻,优质水稻的亩产在550公斤左右,烘干后的稻谷可以卖2块左右一斤,集体经济收入有30多万元。

    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民不仅有分红,还能在家门口就业。

    村民在扯秧苗,为插秧做准备。

    “我除了在基地务工,顺便还要帮忙盯基地的管理。”张贵概说,今年他已经在基地做了十几个工天,每天100元,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收入。“后期管理、收获,还需要人工,今年在这里还能挣几千元钱,挺不错!”

    李岸松告诉记者,成立集体经济的目的是希望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种植水稻中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增强发展农业的信心,促进当地村民增产增收,进一步推动水稻产业提质增效,走出新“稻”路。


    (来源: 彭水融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

    023-78455338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警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24302000109号
    渝B2-20200332 | 渝网文(2020)0824-106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500038211002 号

    QQ法律声明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彭水同城网 渝ICP备14009810号-2 Discuz! X3.4 Licensed Powered by © 2001-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