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7-27 10: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在乔梓乡高龙村7组,今年68岁的村民谢刚华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弹花匠”。
谢刚华从16岁开始拜师学艺,持续从事弹棉花事业52年,因为为人踏实、勤劳肯干、手艺精湛,如今年近古稀的他依然凭借着“弹棉花”这门老手艺,在为周边群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自己有一定的收益。
谢刚华说,弹棉花制作棉絮是一件非常考验体力和耐力的手艺。一床棉絮要通过弹毛花、牵线、上架、压花、绞边、熨平等20多道工序,用传统的制作方式,一天只能制作一床棉絮,耗时又费力。
“现在,很多人都放弃了传统制作棉絮的手艺。”谢刚华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机器制作棉絮逐渐取代了纯手工弹棉花,但是,每当有人提出需要用传统手工制作棉絮的时候,他也会背起弓竿、挂上弹花弓,用传统手法制作棉絮。
“虽然很辛苦,但是用传统方法制作棉絮也有一种乐趣,特别是‘嘭嘭嘭’的弦响,总是让人心情舒畅。”谢刚华说。
谢刚华从16岁学艺至今,52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弹棉花这门手艺。以前,在农忙时节,他在家忙碌着农业生产,每当农闲时节,他都会背上弹棉花的“装备”走村串户,为有需要的村民弹棉絮。如今,随着年纪的增大,谢刚华走村入户少了,他在乔梓乡集镇上开了一个棉絮加工坊,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便利。
“为人不学艺,担断箩兜系。”谢刚华说,学习一门手艺,就是为了让自己多一个致富门路,如今,谢刚华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口碑,通过弹棉花制作棉絮每年收入上万元,家庭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说起弹棉花制作棉絮,谢刚华总是乐呵呵地说:“做着自己喜欢的手艺,家庭收入也增加了,心头高兴得很。”
(来源:苗乡彭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