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彭水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4063|回复: 1

    苗寨夜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5 1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8月26日19:30,桐楼乡桐木村5组桃子垭苗寨。

    火红晚霞的色彩渐渐淡下来,苗寨笼罩在暮色中。路灯、农家电灯星星点点地亮了起来。

    这晚,张义勇家的院子特别明亮,除了平常的路灯照明外,他还用其它两颗灯泡来照亮院坝。

    “苗寨龙门阵”现场。            

     “太阳‘落土’了,天气凉快点了,大家都围坐过来吧。”张义勇是桐楼乡桐木村综合专干,在他的招呼下,桐楼乡的乡干部、桐木村的村干部、以及来自5组的村民代表,60多人整齐地围坐在院子里。

    院坝里,一场“苗寨龙门阵”在这里举行。桐楼乡党委书记张倩是主讲人。




    “办好事情靠大家”

     “来这里工作了5年,大家屋头都去过多次,都很熟悉。在座的大多是我的长辈,来到这里,就像回到娘家一样。”张倩话音未落,院子里发出阵阵欢笑声。

     “一路走来,看到大家院坝都晒着粮食。苞谷、豆子收得怎样了?”

     “趁着前段时间天气好,除了水稻,其余的粮食都快抢收结束了。”

     “前段时间天干得很,现在下点雨了,大家要抢时间种点荞子等秋季作物,填补一下干旱损失。”

    “放心,我们种荞子、蔬菜、油菜的土都整好了,时间一到就下种。”

    ……

    在开始微宣讲前,张倩和村民们一起聊天,了解大家的秋收秋种情况。

    “今天我们‘苗寨龙门阵’的主题就是‘学习新思想  展现新作为  喜迎二十大’,除了宣讲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主要是想通过摆龙门阵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乡上的发展,和大家一起聊变化、说发展、话未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在宣讲过程中,张倩除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宣讲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讲解乡村振兴工作,她还结合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围绕如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机统一,进行重点解读宣讲。

    “农业要强,首先就要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张倩说:“要规模化发展产业,就需要更多种植大户站出来,进行规模化生产;要进行机械化作业,我们在组织搞好土地宜机化改造的同时,大家还要学习更多的农机操作使用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科技化,只有科学选种、育苗、管理,才能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农村美,主要就是我们居住环境要美。”如何让农村美起来,张倩叮嘱大家:“我们在做好自己室内外卫生的同时,也常常扫一扫入户路,栽种一些花草,让我们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寨子里配备了垃圾桶,设置了垃圾箱体,大家丢垃圾的时候多走几步,放进桶里,不要有暴露垃圾……”


    “要实现这些目标,只有几个干部是不行的,还得靠我们大家。大家一起使劲,才能把事情办好。”张倩说,“把产业发展好了,居住环境整巴适了,大家的精气神都不一样,我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要把优势做优”

    桐楼乡政府所在地桐木溪距离彭水县城84公里。

    “虽然山高路远,但我们的发展没有落后。这几年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还是很不错的。”张倩向大家介绍了桐楼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就是呢,出门抬脚都是水泥路,走哪里都很方便。到其他地方去,大家都说我们生活在‘幸福窝’哟。”谈起交通的变化,村民赵昌群接过话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要想富,先修路。我们现在路修好了,基础扎实了,主要就是发展好产业,让大家荷包也鼓起来,生活富起来。”张倩把桐楼乡如何围绕“鱼米瓜果之乡  生态幸福桐楼”定位,抓好淡水鱼、生态米、丝瓜络、火棘果五个方面的产业向大家一一作介绍。

    鱼,就是淡水鱼。

    “我们这里水源好,鱼塘多,很适合养殖淡水鱼。普子村利用山坪塘养殖淡水鱼,很成功,起到了带头作用。现在,桐木村、细沙村也有不少人参与进来,效果很不错。我们要继续把这个产业做大,有想法的可以和村上、乡上对接。”

    米,就是生态米。

    “细沙村流转撂荒田种植了几百亩生态大米,品种好,效果不错。我们桐木村也要把水田充分利用起来,种植优质生态大米。当然,特别是有意愿规模化种植的大户,提前到村上做好统计,我们大力支持。”

    瓜,就是丝瓜。

    “桐楼规模化种植丝瓜已经3年了,品种不错,技术成熟,最大的有1.5米长。我们有好品种,有过硬的技术,大家放放心心地参与进来,把规模做大,产业做强。”

    果,就是火棘果。

    “全乡有2800多亩火棘果,桐木村就有1700多亩,我们要管护起来,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有不错的经济收入,一举几得,还是安逸。我们4470亩油橄榄长势也很不错,投产后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益。”

    在介绍完产业发展,张倩继续说:“我们的优势就是土地平整、水源丰富、生态好,大家一定要把优势做得更优,才能发展得更好。”




    “发展好了大家乐”

    桃子垭苗寨居住着109户549人,绝大多数房屋是传统四合院、三合院、长五间等特色建筑。

    70多栋房屋依山而建,山下小河淌水,山上林木葱郁,是典型的山区苗家寨。

    提起近年来寨子的变化,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都伸出大拇指,称赞不已:以前吃水靠肩挑手抬,如今饮水管牵到家里,一拧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进水缸;以前的土院坝、泥巴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院坝、人行便道,不再雨天泥水满地流,晴天到处是灰尘;打电话要找垭口、爬山堡堡成为历史,如今处处都能用上智能手机;30多盏路灯照亮重要路段和区域,走夜路都不再用手电筒……

    “我们这里变化已经很大了,要是再多安点路灯,房屋再改造一下就好了。”谈起桃子垭的发展,村民赵寿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段时间经常有无人机来拍照,是不是我们这里要搞什么规划哟?”赵寿邦接着问。

    “对头,寨子发展今年又遇到了好机遇。”张倩接过话茬说,桃子垭集中在一起的木房有50多栋,规模大、居住集中,乡上正在积极争取启动传统村落民俗村寨打造工作。

    “这是个好事,大家都要参与进来。项目启动后,不光改造房屋,花台护栏这些环境都要进行建设。改造好后,不仅看起舒服、住着更舒心。”张倩接着叮嘱大家说:“以前寨子发展也有过机遇,但是我们没有把握得住,这次我们大家一定要捧土城墙地把这个事办好。”

     “我们万分支持,大家不要再‘针也捡起、线也捡起’,为一点边边角角、鸡毛蒜皮的事把事情办砸了。”作为寨子生活的村民,张义勇插话说:“俗话说,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机会很难得,大家都要围绕项目认认真真做好配合,发展好了,大家才能更快乐。”

    “我们自己的事情,就是要我们自己办好。”张倩接着说,把寨子打造好后,不仅我们住着舒服,让长期生活在外面的桃子垭人也能够常回家看看,找回儿时的记忆,体验浓浓的乡愁。

    时间慢慢流逝,随着张倩一声散会,院子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意犹未尽地围着张倩继续交流着,欢笑声不断。 

    (来源:苗乡彭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

    主题

    134

    回帖

    1269

    积分

    硕士

    Rank: 5Rank: 5

    积分
    1269
    发表于 2022-9-18 11:0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活动多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

    023-78455338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警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24302000109号
    渝B2-20200332 | 渝网文(2020)0824-106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500038211002 号

    QQ法律声明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彭水同城网 渝ICP备14009810号-2 Discuz! X3.4 Licensed Powered by © 2001-202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