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主要代表团队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案”。
这是凉山警方破获的四川省首例系列“网红经济”乱象专案,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捣毁MCN机构(专门从事短视频内容创作与营销的机构)5个,查封涉案公司14家。累计清理网上各类违规信息14157条,处置违规账号346个。
近年来,不少网红公司通过话术、剧本,摆拍贫困、悲惨身世等短视频,进而利用网友的同情心,销售假冒的原生态农特产品进行牟利。这些动辄百万级粉丝量的网红,打着助农的名义伤农,以“给家人们福利”的形式坑害消费者,如今被查,大快人心。
摆拍虚假视频在网络上可谓铺天盖地。仅2023年一季度,抖音开展打击以摆拍为重点的不实信息行动,就对2648个账号予以封禁等处罚,下架133.7万个视频。造假风气之盛,可见一斑。
编造虚假正能量故事,收割善意的流量加持。如“大学生摆地摊日挣九千元”“清华女孩工地跪谢贫困老父亲”“冷酷总裁暗助曾经的老同学”……各种励志奋斗、逆袭打脸的故事,总能唤起网友的同情心,点上一个“爱心”。更有博主“日行一善”,以扶贫、助困、助残、助老等为名,“帮助”农村独居老人、相依为命的祖孙、流浪汉、农村辍学少女等“底层群体”,以博取关注、骗粉骗赞、非法获利。
2021年4月,假公益、假助农团伙头目韩某,就因虚构大凉山贫困,从事网络直播带货牟利,被凉山州警方行政拘留。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惨,该团队让小女孩表演痛哭,哭不出来就掐,给女孩的“善款”也在拍完视频后就收回……2023年4月至6月2日,抖音对借助发布“助老”“助残”“助困”等内容,谋求商业变现的3518个账号,进行了无限期封禁等处置,并抹除其不当获取的新增粉丝,取消其变现功能权限。
捏造悲惨遭遇,用网友的共情“埋单”。谎称帮助哑巴母子销售家产苹果,伪造苹果烂在地里也卖不出去的假象;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石榴被扔出窗外,老人默默捡起并弯腰鞠躬;“每天工作9小时,只拿40元工资,家里还有爷爷需要我照顾”……近期不少卖惨视频被下架,相关运营者被约谈。
事实上,“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的直播“卖惨”行为并非个例。中央网信办此前指导网站平台开展重点排查整治,就通报了“捡瓶子卖钱挣学费”等各类“视觉贫困”谣言。直播运营者编写有“父母双亡型”“老人无依型”“身患大病型”等各种“卖惨”剧本……
制造身份对立,引发争议消费公众情绪。拥有近千万粉丝的网红“小慧君”为了与公司解约,发布视频虚构事实,哭称被老板性骚扰,并被强迫签订含有霸王条款的合作协议,蒙蔽不明真相的公众,刻意误导舆论、诽谤他人,近日被刑事立案。
被绑架,被殴打,被活埋,遭陌生人要求陪酒,夸张凸显社会与家庭矛盾等不实信息内容……一些主播为博取关注,增加流量,频频恶意P图、虚构场景、伪造事实、情景演绎,诋毁相关人员,误导社会舆论,挑起公众情绪对立,引发社会恐慌。
猎奇造假博眼球,语不惊人死不休。“3岁金毛犬救火”“小伙相亲吃了30盘羊肉还让女方买单”“夫妻刚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民政局,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芷江县摩托车抢小孩”“外卖骑手车辆深夜被盗坐在路边大哭”……
越是离奇越有人看,越是虚假越能“吸金”。为了在众多视频中脱颖而出,一些博主在视频标题或内容中,以虚构、猎奇、编排、造谣、作秀、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等形式,博眼球、引争议、求出位。
(来源:重庆瞭望公众号)
[url=https://www.vyuan8.com/vyuan/plugin.php?id=vyuan_zhaopin&pid=100180&mobile=2][/url]
|